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
《宁波市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1月19日
宁波市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和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决策部署,加快提升我市旅游国际化水平,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甬党发〔2017〕64号),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入境游客数突破 220万人次,入境游客平均逗留时长超过 2.5天,国际(含港、澳、台地区)航线达到15条以上,培育入境旅游骨干企业5家以上,引进达到国际大会标准的会议10个以上,与中东欧国家双向交流人数累计突破1万人次,把宁波打造成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名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门户、国际知名商务会奖旅游高地,“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的旅游国际化形象更加鲜明,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旅游产品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和提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国际化旅游产品供给。
1.打造雪窦山佛教名山。加快佛教文化交流和体验中心建设,开发以雪窦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完善佛教文化导游词,推出禅修、研学等主题游产品和线路。开发弥勒文化创意产品,加大对雪窦山佛教名山的宣传推广力度,打响宁波佛教旅游特色品牌。(牵头单位:奉化区政府、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建设管委会;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市民族宗教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委宣传部、市台办)
2.打造东钱湖会奖旅游基地。加快建设对接国际标准的会议中心,依托东钱湖高端国际品牌酒店和“车行、骑行、步行、舟行”湖泊休闲资源,承办重要的国际性、专业性和商务性会议。启动“会议大使”聘任计划和“会奖旅游策划师”项目,到2020年,产生一批包括宁波籍院士在内的会议大使和300名“会奖旅游策划师”,逐步培育形成东钱湖会奖旅游基地。(牵头单位: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
3.打造海丝之路文化旅游带。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三江水域的海丝古港历史文化渊源,推出更多的旅游文化产品,使三江游览成为中外游客“必看必游”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江六岸沿线旅游项目建设和休闲设施改造,推进景观灯光升级改造,完善三江口、老外滩国际时尚街区、宁波音乐港等区域功能。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三江水域通航秩序,拓展航线实现“通江达海”,力争开通前往舟山、上海等地的海岛游、水上高速客运等项目。[牵头单位:宁波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北区政府;配合单位: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商务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旅发委、市交通委、宁波海事局、相关区县(市)政府]
4.打造宁波国际邮轮线路。争取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邮轮公司在宁波设立全国或区域总部,开通邮轮旅游线路。以梅山湾蓝色水道、滨海万人沙滩、宁波国际赛道等特色项目为引领,加快梅山湾旅游度假区建设。(牵头单位:北仑区政府、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管委会;配合单位:市交通委、市规划局、市旅发委、市体育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5.打造滨海休闲黄金海岸线。充分发挥象山港湾和象山半岛黄金海岸资源优势,推进中国·浙江海洋运动中心(亚帆中心)项目建设。强化象山港湾辐射功能,发展休闲度假、海岛探险、海岛运动、海鲜品尝、海涂观光等项目。(牵头单位:象山县、奉化区、宁海县、鄞州区政府;配合单位: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管委会、市规划局、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体育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6.打造宁波特色博物馆体系。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天一阁·月湖景区功能提升,增强“藏书文化”带动效应。依托“阳明文化”,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旅融合品牌项目。统筹宁波博物馆各类特色资源,按国际标准提升展陈水平,编制专题博物馆游览线路和多语种博物馆介绍手册,建设博物馆网上展示体验平台,以“博物馆群”为媒介,加快宁波文化向外传播。[牵头单位: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海曙区、余姚市政府;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各区县(市)政府]
(二)提升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国际合作平台
打造宁波特色节庆品牌,加强国际旅游市场开发与合作。
1.提升与中东欧国家旅游交流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周的影响力,力争成为中国对接中东欧国家旅游双向合作的主要平台和载体,积极引进“16+1”中国-中东欧旅游合作高级别会议,推动浙东南-中东欧旅游合作联盟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与中东欧旅游企业的合作联盟。培育形成老外滩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集聚地,到2020年,力争引进100家国际机构或公司入驻。[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商务委、市外办、各区县(市)政府和开发园区管委会]
2.提升国际性重大文旅节庆活动水平。大力引进国际顶级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举办中韩登山大会等国际性活动,深化中欧、中法、中韩等旅游交流合作。整合各方力量,提升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打响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剧目,做好“甬秀·港通天下”等旅游影视作品的运营推广,讲好“宁波故事”。[牵头单位:各区县(市)政府和开发园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
3.提升国际交流活动的旅游融合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境外宁波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浙江·台湾合作周等活动和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为载体,推动旅游与经济、文化活动相融合,促进宁波与全球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侨办、市台办;配合单位:市外办、市旅发委、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
4.提升与国际友城的多元化交流合作。加强与我市国际友城旅游部门的沟通对接,有效促进两地政府和旅游企业联动,实现旅游合作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和多元化。设立“友城日”,深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和友城旅游资源互相推介活动。(牵头单位:市外办;配合单位:市旅发委)
(三)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旅游营销策略
围绕打造“海丝古港,微笑宁波”品牌,加大境外营销整合力度,统一城市国际化形象营销标识系统,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联动的境外营销机制。
1.推出境外营销系列形象。以“海丝古港,微笑宁波”为主题,加强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推出“四个一”系列形象推广载体,即一个标识、一句口号、一部宣传片、一组特色宣传品(旅游纪念品)。整合各部门外宣资源,联手策划宣传活动,联合开展境外推广。联合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城市开展境外营销。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城市的国际合作营销。加大在各类媒体及海外新媒体的旅游宣传与推广力度。[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各区县(市)政府和开发园区管委会、市外办、市侨办、市台办]
2.推出宁波旅游世界名城巡展。有计划地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大城市,以主题图片展出、实物展览、文化演艺等形式,展示宁波文化旅游形象,打响“海丝之路活化石”国际品牌。[牵头单位:市文广新闻出版局;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市委宣传部、各区县(市)政府和开发园区管委会]
3.推出沪杭甬联动计划。融入长三角,利用上海、杭州等国际旅游城市“溢出效应”,开展旅游部门联合推广,共塑旅游品牌,共享入境客源,推动客源互送和互建分支机构,鼓励企业兼并融合,依托宁波海洋旅游、佛教旅游等优势,延长线路,引流入境游客,构建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体系。以宁波杭州湾新区为试点,打造宜漫步、宜休憩、宜体验的开放式景区和“东方奥兰多”旅游度假区,有效对接开展与上海的旅游合作。(牵头单位:市旅发委、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合局)
4.推出入境旅游多元营销渠道。加快布局境外宣传营销渠道,加强与国际旅行商、跨国公司、酒店集团、航空公司的合作,到2020年,开设境内外宁波旅游体验店10家、旅游专卖店10家。充分利用各类驻外机构,开拓宣传营销途径。遴选一批宁波旅游形象推广大使,发挥宁波籍院士、驻外宁波商会会长、“宁波帮”人士以及甬籍海外留学生的作用,做好海外客源宣传推广工作。(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侨联、市外办、市贸促会、市商务委)
(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
加速国际化旅游企业的内育外引,大力扶持我市旅游核心企业,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旅游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1.发展规模型出入境旅行社。制定外商投资旅行社及跨国旅游公司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国外旅行社在我市落户,鼓励我市旅行社在国外设立办事联络机构,提升宁波入境旅游招徕实力。加快出境旅游业务资质申请,优化流程,争取到2020年,全市出境旅行社数量达30家,总营业额超亿元的出入境旅行社达到10家。鼓励有条件的旅行社聘用国外员工,提升领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商务委、市公安局、市外办、市人力社保局)
2.发展酒店业高端品牌。优化我市品牌酒店结构,引进丽兹·卡尔顿、华尔道夫、瑞吉等顶级国际酒店品牌,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引进全球百强酒店集团的区域(或业务)总部落户宁波,引导宁波本土酒店集团加强与国际品牌酒店、国际机构的合作,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办好“金钥匙”国际学院宁波分院,拓展“金钥匙”服务领域,到2020年,全市“金钥匙”服务人才数量达60名。(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外办)
3.发展国际化旅游集团。重点扶持1~2家宁波本地综合性旅游企业,到2020年,将其打造成覆盖国际高端会展、旅游文创设计、旅游国际传媒、酒店管理、出入境旅游等业务的旅游集团,形成鲜明国际化品牌,并争取上市。(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
(五)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人才
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旅游人才,加强我市旅游职业培训,形成一个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库。
1.培育中高端国际化旅游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国际营销、会奖旅游、小语种导游、同传翻译等方面人才,列入相关市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市人力社保局)
2.培育国际化旅游学校。加强在甬高校与国际知名旅游类院校的合作,引进国际通用旅游职业资格认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创业创新型国际性人才。(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旅发委)
3.培育外籍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创意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外籍从业人员储备。探索允许外籍人士报考宁波导游员资格证。(牵头单位: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六)创新一批以提升国际通达性为重点的政策举措
以提升国际通达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国际化城市环境和服务。
1.提升入境旅游通达性。加快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完善和提升机场等口岸国际化服务功能,在机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加密现有航线,每年力争新增中东欧、欧美等国家为重点的跨洲际民航航线1条以上。鼓励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开发旅游热点城市包机航线,构建国际化交通网络。(牵头单位: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宁波机场与物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市旅发委)
2.推动入境签证便利化。争取国家航空口岸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尽快落地宁波。积极谋划培育推广宁波144小时过境免签特色旅游产品线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旅游、商务会展、探亲访友等方面用足用好过境免签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宁波市税务局、宁波海关、市外办、市商务委、市口岸打私办、市旅发委、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
3.提高入境通关便捷度。提高机场、火车站、码头的通关便利化、智慧化水平,增加境外游客入境通关窗口,增设自助通关设施。设立旅游宣传资料发放点,简化通关手续,优化工作流程,探索创新旅行社团队游客快速通关方式。(牵头单位: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交通委、市旅发委)
4.提高国际通信畅达度。在机场、码头、火车站等区域增设本地手机卡销售点,增加随身无线通信网络租用点,提供入境旅游通信服务套餐。扩大公益无线通信网络覆盖面,优化通信服务质量。(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单位:市旅发委)
5.推动消费环境优质化。申报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落实退税代理机构,加快退税商店和机场口岸退税场所建设。争取在机场开设免税店,丰富免税品种类。提高国际信用卡支付便利度,增加社会外币兑换服务点。扩大外币银行卡的使用范围,在主要景区(点)、宾馆饭店、便利超市、商贸中心、特色街区等消费场所逐步实现外币银行卡刷卡消费和国际移动手机支付。(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宁波市税务局、宁波海关;配合单位:市旅发委、市商务委、市口岸打私办、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市金融办、人行市中心支行、宁波银监局)
6.推动公共服务国际化。完善国际化的指引标识系统,在机场、码头、车站、酒店、游客咨询中心等重点窗口设置和配备多语种交通指示牌、安全警示牌、交通地图、旅游推介手册等。提高“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多语种服务能力。启动国际SOS急救体系建设,完善国际医疗急救转运体系,提升医疗急救服务质量,为“120”用户提供在线双语服务。(牵头单位: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旅发委;配合单位:市外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旅游国际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旅游国际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旅游国际化的组织、协调、考核等工作。
(二)落实责任。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行动方案,制定细化方案,明确具体措施,落实工作责任。
(三)强化保障。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旅游国际化资金,用于保障旅游国际化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地要加大对旅游国际化相关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
(四)营造氛围。要强化旅游国际化宣传报道,引导市民和游客积极参与国际化行动,了解国际规则,对接国际惯例,全面营造旅游国际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