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政策文件
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海县全面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集中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8〕19号
2018-04-27 443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和《关于印发“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浙质强省发〔2016〕2号)精神,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海县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三强一制造”战略,着力发挥标准提档、质量提升和品牌增效对供给升级的组合效用,全面提升我县制造业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加大集中培育力度,以文具、汽车及零部件、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结合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建立“品字标浙江制造”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集中培育库。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拥有省市名牌产品企业及“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中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重点企业30家以上;强化培训和服务,推进培育企业集中申报研制“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25个以上;推动实施对标认证,集中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15个以上。通过集中培育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加快提升宁海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全面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二、实施步骤


  (一)2018年5月


  对入库培育的所有企业进行“品字标浙江制造”集中培训;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分类制定企业梯队的培育进度和培训指导计划,邀请专家实施精准“一对一”指导服务;组织符合要求的企业(5家以上)开展集中立项申报。


  (二)2018年6月—12月


  按阶段分行业进行连续性培训,每季度组织5家左右企业集中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申报立项和编制;持续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每季度组织3家左右培育企业进行集中申请认证。2018年,参与研制“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2项以上、参与“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认证7个以上。


  (三)2019年1月—12月


  按阶段分行业进行连续性培训,每季度组织5家左右企业集中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申报立项和编制;持续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每季度组织3家左右培育企业进行集中申请认证。2019年,参与研制“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3项以上、参与“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认证8个以上。


  三、实施内容


  (一)建档培育工程。以文具、汽车及零部件、模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结合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拥有省市名牌产品企业及“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等为重点,建立“品字标浙江制造”重点企业培育库。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从产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带动性、示范性等方面确定重点产品集中培育库。同时,对重点企业培育库实施动态调整更新,及时将优质企业入库培育。


  (二)标准提档工程。对“品字标浙江制造”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进行集中培育,加快构建覆盖相关行业优势产品的“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协同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各标准制定牵头机构分行业、分阶段对“品字标浙江制造”体系进行集中宣贯、集中培训,对立项申报、标准制定进行集中指导,推动和提升企业标准研制能力。


  (三)质量提升工程。倡导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引导培育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入推进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制造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引导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争创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品牌,促进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加强引导,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各大行业规上企业进行集中培训,批量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整体提升各行业质量管理水平。


  (四)对标达标工程。加强与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中各认证机构的合作,加大在申请程序、受理时间、技术辅导、人员分配等方面的支持,加快认证培育企业批量化对标达标的进度,推动集中认证。至2019年底,推动25家以上企业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对标达标,按成熟度分批开展集中申请认证。


  (五)精准服务工程。建立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服务机构、培育企业“四级联动”机制,为培育企业开展一对一“订单式”辅导,帮助解决企业标准研制、质量提升以及品牌发展等问题。通过干部进企、现场交办、限时解决等方式,不断加大精准服务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管理升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共性问题上提供公益服务。


  (六)品牌宣传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典型企业、示范项目的重点宣传、跟踪报道,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和激发各方积极性,着力营造全社会推动“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的浓厚氛围。推动企业在中央电视台、各大卫视等知名媒体进行产品宣传时使用“品字标浙江制造”标识,在国内外知名展会、旗舰店等平台推广“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


  (七)智力支撑工程。加强对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在理念、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推进“宁海工匠”评选活动,倡导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文化,弘扬专心专注、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在全县打造一支覆盖广泛、数量充足、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优秀工匠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宁海县“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管局。县市场监管局要发挥牵头作用,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各重点任务和重点行动计划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推进举措,确保“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顺利推进。


  (二)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的政策意见,完善全县工业经济政策对“品字标浙江制造”相关激励条款,落实“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保障资金,为开展培训、标准制定、产品认证以及宣传推广提供保障。引导和鼓励使用“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产品,将“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产品列入我县优质产品目录,在政府采购、政府性投资及补助、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中优先考虑使用。


  (三)加强督查考核。将“品字标浙江制造”集中培育工作作为对各乡镇(街道)的单独考核项目,并按一定比例折算到对各乡镇(街道)的品牌建设考核中,同时加大品牌建设在各乡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对“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查,定期通报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更加注重工作实效,确保按计划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营造良好氛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注重发挥市场、企业、社会在“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政策普及活动,引导企业、社会积极参与“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工作。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功能,并成为推动“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的重要力量。



指导单位:宁波市企业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8718宁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支持:宁波帮企一把企业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部分信息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致电0574-8718 8718,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站地图